基璴課程的內容著重啟發學員去建立正確的思維,不會輕易被商業市場牽着鼻子走,不會盲目追捧五花八門的認證,有些同學明白了商家的營運模式,感嘆地說難道真的要自製精油、純露、植物油 ???
來到德國,我們拜訪了一位專門自製冷壓植物油的 Christoph。
數年前,他聽了 Maria 老師講解市售的植物油,製造過程需要透過多重的高温、高壓、化學的手法精煉而得,這類精煉油不單沒有任何營養價值,品質對人體更會造成長久的傷害。
他認為植物油是自己每餐必吃的食品,決定要去鑽研冷壓植物油。
當他發現就算是最被認受的「BIO認證」,有些品牌在壓搾的過程,温度竟然可以高於攝氏100度,因為法規上聲稱只要植材放入機器前温度低於攝氏30度,製成品便可以標註『冷壓植物油』。
面對這樣殘酷的事實,他毅然走上『自己植物油自己壓』的創業路,開始去選購機器、尋找品質好的植材、堅持壓油的温度一定要低於攝氏30度 、研究保存新鮮植物油的最佳方法 ⋯⋯
在小小的個人工作室由零開始,一步步在社區教育及推廣『真』植物油,現在他製作的植物油包括最普及的橄㰖油、椰子油、芝麻油、葵花籽油,還有長期病患者喜愛的葡萄籽油、大麻籽油及黑種草油。
他分享他的客人改吃了一段時間的冷壓植物油後,一些不適的症狀明顯地改善。由於新鮮冷壓植物油營養豐富,客人都會很珍惜,每次只買一至兩星期的食量,不會囤積浪費。
若您品嚐過『鮮榨』冷壓植物油那種清潤醇滑的口感,您便明白原來喝油是會上瘾的。
Maria 老師常常鼓勵同學不斷開創芳香照護的應用領域,Christoph 的故事正正是一個美麗的實證。
Comments